夜风吹舞,月色清明。? .. 清英静静躺在客房中的床榻上,思绪中却仍旧满是几个小时前所暂告一段落的海军谈判中的情形。
对于自己今天所提出的航母限定,包括奥匈在内的各国代表均反应平平:他们虽然在自己的陈述之下认可了航母这一新型舰种,但对于最后的吨位配比却都没有立即表示赞同。对于英美而言,他们甚至怀疑德国此举是在变相提升自己的主力舰队实力,从而挽回之前其在巡洋舰总吨位上的份额优势缺失:如果让这种排水量2.7万吨的“航母”装够10门254毫米火炮的话,那在炮战中的能力可比只有1万吨的重巡洋舰强太多了!
想到这里,清英嘴角边便不禁露出一丝苦笑。做为最志虑忠纯的bb党,他内心深处倒是丝毫没有建造这种毫无美感和力量可言的蛮夷cv的念头;然而时代前进的脚步,却是不会随着他的意志而出现偏离历史航道的改动。随着20世纪的不断向前推进,以内燃机为核心的文明,必将取代当前已经走到极盛巅峰的蒸汽煤钢,成为时代的核心: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只能忍痛将心中的信仰放到一旁,全力投入到未雨绸缪的将来谋划当中。
有鉴于此,德国便必须获得足够对他国形成明显优势的航母总吨位了。事实上,即便是按照当前主力舰的份额来分配,清英心中都有些许的不悦:毕竟美国人都占了自己的80%,这无疑为将来增添了相当程度的变数。如果说主力舰的吨位大家都还好商量的话。那么航母吨位则是德国海军所必须坚守的底线!
除此之外。清英也不能对那个敏感的2.7万吨航母单舰上限做出削减。因为根据后世航母的设计经验。这种平顶船必须要在这个吨位下,才能在螺旋桨时代实现载机量、防护等多项指标的均衡,日本的翔鹤、大凤便是典型的例证;而如果吨位过低,则航母的性能则必将会因为边际效应而出现急剧减弱。虽然清英能通过种种源自后世知识的开挂手段,将战列舰、巡洋舰等舰艇的性能实现大幅度的飞跃,但却并不能在既定性能下减少多少航母的吨位。除了他本身主要是以设计主力舰为主,对船型干舷、舱室划分迥然不同的航母缺乏经验之外,其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大挂——水下突出部。无法在航母上实现,也是其中的核心关键。
对于正统的火炮型舰艇而言,其水上空间基本上就只有作为船员生活和工作区的唯一用途;因此清英完全可以砍掉一部分水上部分的舰宽,在节省结构重量的同时、也省掉对tds纵深区域毫无意义的甲板防护。而蛮夷航母则不然。这货的水上空间不仅要做为机库停放飞机,还要保证甲板面积来作为飞机的停靠,这就决定了航母的水上空间以及甲板面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必须越大越好。在这种情况下,清英依靠削减水上舰宽来大幅降低吨位的开挂手法,自然也就行不通了。即便是他还拥有基于后世流体力学的尾板和球鼻艏的外挂,但它们能起到的也仅仅只是平地提速1.5~2节左右。对于航母吨位的质变性控制于事无补。
而航母所能搭载的火炮上限,也同样是清英刻意准备留给各国海军的一个条约漏洞。由于舰载机技术发展的相对迟缓、和传统思维的根深蒂固。历史上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叶,各国海军对航母的定位都还十分模糊,准备让航母兼顾炮战的思想始终盛行不衰。《华盛顿条约》中规定了大型航母不得搭载口径超过8英寸的舰炮,美国人便在列克星敦级上以双联装炮塔形式装了8门;而只想占便宜却不肯吃一丁点亏的日本人,更是给他们的一航战双姝装了10门8寸炮,其炮械总量甚至超过了大多数的条约巡洋舰!
有鉴于此,清英便有意将航母所能装备的火炮上限提升到了254毫米。如果美英等国的航母受此限制的误导,装上了这一口径的火炮,那么其航空能力和装甲防护都将因此而大打折扣,根本无法与专业的德国航母争锋。如果这一限制得到与会各国的通过,那么清英几乎可以断定必然有国家会在这一点上大做文章:历史上各国在条款明细的《华盛顿条约》中,尚且不厌其烦地找寻漏洞并钻来钻去,又怎么会错过这么明显的一个机会?更何况除了德奥之外,其余各国都拥有254毫米的现成口径,将这种不知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