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章 改革创新(3)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nbsp;坐在那张宽大的高靠背椅上,贾振坤眯起眼睛陷入了沉思,几个副台长的样子一个一个在他的眼前浮现。

    张洪明,应该说关键还是他。很有城府的一个人,却又给人感觉不是老奸巨猾的印象。工作方面,表面上他都会是表示支持的,可是就是难有什么实质性的举动。没有想通的地方,很可能还会在私底下给你来那么几手,让你不好防范。以前是排位第二的副台长,现在还是这样。其它的几个副台长、当然也包括自己都是后来提拔起来的,都曾经是他的部下。这种复杂的关系是不大好处理啊!轻了肯定是不行,可一下子又不好来重的。怎么办呢?还是只有先缓和缓和关系,对了,下午有时间就先主动拜访一下,拉近一下距离,走一步看一步啰。记得当时老郑台长卸任和自己交谈时就说起过要和台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和张洪明副台长处理好关系这件事情,看来还是有道理的啊!

    霍达就不一样了,他当了多年的台办公室主任。一个单位的办公室主任,一般来说跟单位的主要领导是跟得比较紧的。当初他就是全心全意跟着老郑台长,后来机会来了就提起来了,周兴就是接替他当办公室主任的。这个职位的特点是服从、执行,一般少有自己的观点。现在老郑台长走了,自己当了台长,在工作上霍达应该还是会配合的,只是配合程度的问题。不过这个位置所分管的事情比较多、也比较重要,特别是现在要大力推进改革,他能够全力配合、把工作抓到实处还是很重要的。下午有时间也应该去和他谈谈,交换一下想法。

    罗佑松和宋保平两位副台长那里也要抽时间主动去沟通一下。自己刚上任,也年轻一些,姿态放低一点还是有好处的,毕竟以后还要长期共事。

    想到这里,贾振坤感觉轻松了许多。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只要有想法、有办法就行。你现在是台长了,和原来当副台长时就很不一样了,你的思维和工作方法都应该转变过来啊。第一步能和这几个人把关系处理好,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或者说至少不在下面使绊子,工作就算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以后再难的工作也都好办了。

    下午一上班,贾振坤就敲响了副台长张洪明办公室的门。

    听见里面应了一声,请进,贾振坤就推开了门。

    张洪明看着笔记本、正在研究上午贾振坤讲话的内容,抬头一看是贾振坤,颇有些意外,连忙站起来,“哦,是振坤台长啊,来、来、请这边坐。”不经意间,称呼也有了变化,上午开会时还是叫“振坤同志”的,现在就改叫“振坤台长”了。说着就走过来热情招呼贾振坤到办公桌旁边的沙发上坐下。

    “振坤台长有什么事,叫办公室的人来通知我一下,到你办公室去就行了,还烦你自己到我的办公室来。”说着张洪明还倒了一杯茶端过来放在沙发前面的茶几上。在官场上的习惯都是这样,一般都是下级到上级领导的办公室去汇报工作,而上级领导一般是不到下级的办公室来的。如果有什么事情,也是要办公室的人通知他们来。

    贾振坤笑着说,“应该的、应该的。张台是我的老领导,我刚上任,来拜访是应该的。”

    张洪明也从办公桌上把自己的茶杯拿过来,坐在旁边的沙发上。“哪里、哪里。也就只是早出来了几年,干到正处级,也就再也干不动了啊。”

    其实张洪明比贾振坤也大不了几岁,当上正处级干部也有些年了,但总是阴差阳错,失去了再上一个台阶的机会。现在看来,只有退休前再找机会弄一个副厅级巡视员的待遇就算是对得起自己了。现在贾振坤当了台长,这件事情估计也绕不过他,所以和他的关系也不能搞僵了,张洪明心里想。

    “张台啊,你也是知道的,现在台里面的压力很大。这几年虽然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放在全国一看,也只能是一个中游水平。这和省里领导和全省观众的期望差距还很大。所以我觉得应该加快改革的步子,还希望能够得到张台的理解支持啊。”

    张洪明知道,贾振坤从表面看起来还是显得比较平和、但内心还是有些急迫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嘛,都想尽快见到效果,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你贾振坤呢,的确也还具备这个条件。情况熟悉,上面也有人支持。来势也很猛,有点大刀阔斧的感觉。但是推进的步伐越快、力度越大,阻力当然也就越大了。张洪明觉得,从态度上来说肯定是要支持的,反正以后有什么矛盾最后也都会集中到你那里的。

    “这个你放心,肯定是要支持的。我刚才还在想你上午的那些意见呢。你一下子准备进行三项大的改革,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其实呢有些想法以前我也给老郑台长说过,估计是他感觉问题太多,他在任的时间也有限,一下子也改不好,也就没有下手。”张洪明显得还是比较热情。

    “正因为现在问题比较多,所以我才想要改就彻底一点,动作大一点、步伐快一点。真的如果就是现在这个状况,我们台想要快速发展、迎头赶上恐怕只是一个想法而已。”贾振坤说。

    “也是的,这都是多年积累下来的一些问题,特别是人事方面的问题。已经四五年了,也是该动一动了。只不过要是机构一调整、人员竞争上岗,恐怕有不少部门领导可能不能再继续留任。这些人以后怎么安排,不知道振坤台长是怎么考虑的。”看来张洪明还是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一个单位改革,其实首先就是人的问题。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你所推行的改革就算是成功了一半。

    “张台说的这个问题的确很重要,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只是现在还没有一个很好的答案。”贾振坤回应道。

    其实贾振坤早就想过这件事,要是台里面成立一个什么机构,把这些人都归拢到一起,待遇还可以适当高一点,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应该还是一个不错的办法。现在想法还不成熟,也还不好和张洪明具体说。

    “也是的啊,电视这个行当还是蛮残酷的啊,是年轻人的天下,年纪稍微大一点就要准备撤退了,问题是还不知往哪里退。前段时间听说有的省台还搞一刀切,过了五十岁就可以回去休息,待遇不变。当时我还有点不相信,看来这个离我们台也不远了啊!”张洪明显得有些感慨。

    “我也听说过这件事,不过那主要是针对副处以下还在记者编辑一线工作的人,自己应该还是可以选择的吧。”贾振坤补充道。

    “还听说香江电视台有一个频道,人员平均年龄还不到三十五岁,很多岗位都是三十来岁的年轻人唱主角,干得还很不错。”张洪明又继续说道。

    “我们这次改革也要大胆地启用年轻人,放手让他们去干,我们的事业才能充满朝气。当然我们一方面要敢用年轻人,同时也要用好年龄大一点的同志、甚至包括老一点的同志,不同阶段的人作用也不一样嘛。如果有一部分年龄大一点的干不了什么事,自己也不愿意再干的话,我们也应该把他们安排好的。”贾振坤一下子还不是台清楚张洪明怎么扯起了这个问题,估计是有点试探的意思,于是也只好表明自己的态度。

    “那也是的,这样就比较好。”张洪明也点点头。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