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三章 孟彦大捷(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军事会议开得很快。连续获胜的几个军团首长和各师的首长都想再试试中央军的钢火。便一致同意军团长的提议。因为大伙都伏击敌人多次了。有经验。便各自提出自己的建议。李剑生综合了各个首长的建议。最后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统一的规划。决定歼薛岳之中央军两个师。即其前导的59师和93师。

    见大伙都同意。罗荣桓也支持。不过仍旧表达了自己的忧心:一。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薛岳。其人作战精明、勇猛。向无败绩;二。其部队为中央军最精锐之一。而且火力非是其他中央军可比;三。此次我们的目的是一举消灭來敌的两个师。这个难度很大。此前我军并沒有一次性吃掉敌人两个师的战例;四。敌人此次共有6个师另一个师级支队。稍一沾手、來不及脱离。便会给全军带來被动。

    李剑生一听政委的说话。心头再想上一想。也觉得政委说得十分在理。当下便点点头。

    对于薛岳。來自后世的李剑生那是太了解不过的了。

    正史上。日军大规模侵华后。共兵分三路大举进攻中国。一路是东线。主要是山东、浙江、上海、福建沿线。这里爆发了一系列的大战。比如淞沪会战;一路是中线。即敌军经北平、天津、石家庄南下。经合肥、南京往长沙、广州而來。这一线爆发了血战台儿庄、南京大屠杀、三次长沙会战等历史事件;另一线是西线。主要是日军攻击河南、山西等地。平型关大捷就是在这一线爆发的著名战例。

    不得不说。三条战线。表现最差劲的就是中线。原因有二。一是爆发了南京大屠杀。日本人竟然屠杀30多万南京的普通居民;二是这一线除开少数大战外。如台儿庄大捷、三次长沙会战。其余的时候。国党部队表现确实不佳。因为日本军队一度想打通湘桂战线以与缅甸对接。即大陆交通线战。却因为国党部队的一路溃退。让日本军队很容易就得以成*。这甚至连日本的华北最高司令官都有些惊讶。一度认为是他们的下属谎报战*。最后得以确认时。还是连叫“不可能”。

    但这一条战线却确是有几次战役可圈可点的。一个是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血战。一个就是薛岳指挥的前三次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时间起于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结束。其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湖南长沙地区进行的三次会战。日军侵占武汉、南昌后。为巩固和扩大其占领区。企图歼灭中国第九战区主力于湘北、赣北地区。1939年9月 。日军调集10万人 。分路进占湘北岳阳东南地区、鄂南通城地区、赣北奉新、靖安地区。第九战区代理司令长官薛岳指挥16个师约20万人。将进占赣北鄂南之日军阻于献钟、修水地区。进至长沙东北金井、桥头驿一线的日军。遭守军抗击、民众袭扰。加之补给困难。被迫北撤。恢复战前态势。史称“第一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初。日军调集约12万人 。进占岳阳、临湘一带。企图击溃第九战区主力于湘北地区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17万人利用湘北有利地形。采取逐次阻击 。诱敌至长沙附近捞刀河两岸地区予以围歼的方针 。将突入长沙市区和进至株洲之敌全部歼灭并乘胜反击。日军被迫北撤 。退回新墙河以北地区。史称“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中旬。日军调集约10万人的兵力。分兵两路进攻长沙 。薛岳指挥13个师。约17万人兵力。组织防御。爆发第三次长沙会战。日军攻击受挫。伤亡严重 。撤至新墙河以北地区。由赣北西进的日军也被击退。会战结束。

    前两次长沙保卫战。双方都自称获得了胜利。从战术上看。双方并未分出胜败。中国军队的损失更大;但从战略上。阻止了日军的战略目的。可以认为是抗战中的胜利。第三次长沙保卫战则是一场典型的胜仗。

    三次长沙会战。都是薛岳指挥的。可以说。薛岳在抗战中军事上的成就与湖南和江西人民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比如各地除组织游击队、自卫队积极开展游击战争配合国党主力破坏道路、打击敌人外。还成立了不少临时的担架队、救护队、输送队支援薛岳所部作战。这种局面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使两省人民的抗日热情空前高涨。另一方面也是薛岳治理措施得力的结果。在担任湖南省主席期间。薛岳提出了“安、便、足”的施政方针。所谓“安”。就是安民使人民安居乐业;“便”。即便民、便国、便战;“足”。即足粮、足兵、足智。并依此制订了“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