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七章 新的大战(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sp;原来,马鸿宾、马鸿逵两兄弟性格不和。马鸿逵倒是坚决要打击红匪,要为马步青、马步芳兄弟复仇,但马鸿宾却不同意。一者,他的部队与红匪交火那是多次,虽是规模都不大,但却没有一次胜绩。眼下,连马步青、马步芳那样实力强大的马家军,在红匪那边不动不响中就全军覆没了,那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红匪的实力超一般的强大。跟这要强大的实力对抗,与找死有什么区别?二者,马鸿宾跟李宗仁、白崇禧二人有几分熟悉,在红匪往西北方向发展之时,可是有过交集的。 结果,在偶然的闲谈中,他记住了一个名字:李剑生。知红匪中如有此人带兵,万不可硬抗!此人乃**中头一号悍将,用兵如神,而且兵精将广,所战从无败绩,而且死不要脸,真个是刮地三尺、死人身上也要拔下几颗银子来!三者,他收到了李剑生的亲笔信。看完之后,想想眼前的处境,再想想李宗仁、白崇禧那等人物都服气的话语,便打消了反击红匪的意思来。马鸿逵虽想要替马步青兄弟报仇,但人并不蠢,知道自己实力不够,加之看到马鸿宾不动手,知自己独木难撑,便也勉强打消了与李剑生部作战的想法。

    兄弟俩难得坐下来达成一致意见,最终统一意见,一封书信送达李剑生处,主动表示:两军互不开战,他们兄弟向李剑生所部提供5000匹上等战马,过冬物资、粮草若干,银元、武器若干。又表示,西北确实贫穷,这些物资可是挖了兄弟俩的老底。那意思,是杀望李剑生莫要再开口了。李剑生接到这封信,倒是微笑一回。暗忖,挖他们兄弟的老底那倒不见得,但这些物资至少说明他们的态度,尤其那5000匹上等战马可是抵用,当下也不多说,挥笔回信,对马鸿宾、马鸿逵两兄弟的义举表示赞赏和感谢,又云日后但有所求,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他李剑生一定回报,持此信找他李剑生即可。这封信到达马家兄弟手中后,被马鸿逵笑个要死:他们有什么事情要求李剑生的?反过来倒可能。马鸿宾初时也想笑话,但最终多留了个心眼,把信收了起来。结果,后来还真用上了,而且还用了两次。头一次,是抗日战争期间,马鸿宾所部与日寇死磕,结果侧翼被日寇所趁,其部队几有被包围并被全歼的可能。其时,是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李剑生所部红三方面军已被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25师,李剑生任师长,罗荣桓任政委,下辖8个旅。与他马鸿宾所部最近的是第125师388旅。当时马鸿宾同时向几个方向求援,包括距率最近、同属一支的阎锡山、胡宗南,认为他们是最可能来救的。只是,一直习惯鸡蛋不放同一篮中的他,派副官持信往125师388旅,旅长陆可山,旅参谋长钱壮明其时都在前线,只有一个叫什么政委的大个子郭正军在旅部,并且接待了他。知其来意,虽有些奇怪,但在认真阅读了那封信后,不置可否,只是让其带回,他自有安排。副官来时本就不抱希望,此时越发认为不可能,便提早回来报信。马鸿宾等到副官回来,也知事不可为,又不见阎锡山、胡宗南二人来救,心中感叹此次必亡。又知抗日事大,断不可后退,便写下遗书,亲上战场。然而,让他想不到的是,在他的部队被日寇包围后,却被一支部队给活生生的杀开一条口子,将他的部队给接了出来,随后,这支部队与他的部队一道反包围日军。也不知怎么地,原来对他毫不热心的阎锡山、胡宗南二人,这次也派出重兵包围这支日军。四支部队合手,硬生生地将这两个日本旅团全歼。后来,马鸿宾才知,首先从日军包围圈中杀开一条血路接应他们的,就是李剑生的第125师388旅!后来阎锡山、胡宗南二人极度热心地出重兵合围日本两个旅团,固然有看到四支部队联手全歼日寇两旅团的可能,更因为李剑生亲笔给阎锡山、胡宗南二人写了信。信中内容不知,但却扎扎实实打动了二人的心,两人才一齐出手,竟然真的出现佑大胜果。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表。至于那封信第二次用上,则是解放战争时期,马鸿宾率部起义,又是他的心腹持此信联系上李剑生、最终促成的。当然,这也是后话,暂且不表。

    这封信后来成为一段史学佳话。只是,为什么李剑生写给马鸿宾的那封信起那么大的作用?这还得从头说起。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