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1、大哥订婚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了个小关,再机灵没有的,工作干得好,办事也灵活,别人办不了的事儿,交给他,准能完成得漂漂亮亮的。

    这一年里,想给大哥保媒的人,都快把关家的门槛踏断了。真应了大哥刚出生时姥姥说的那句话,说大哥天生富贵相,将来长大了,那媳妇儿人选肯定有得是,明子娘得拿烧火棍扒拉着挑。

    大哥也确实是挺挑。去年一年看了五六个,不是嫌人家个子太高,就是嫌人家太瘦看着不健康,要么就是说人家穿衣服不立整儿,再么就是嫌人家长得不好看。最奇葩的一个理由,是挂面厂石大妈的闺女。石大妈特别喜欢士安大哥,一心想招他做女婿,甚至都跟大哥说了,只要大哥跟她闺女一结婚,她立刻退休,让大哥接班儿。结果,大哥嫌人家闺女腿不直……

    这话没法儿直接跟石大妈说啊。大哥就说,怕以后万一两人性格不合,日子过得不顺心,对不起石大妈。石大妈当了一辈子领导了,还能不知道他啥意思啊。也就没强求,到底认了大哥当干儿子。还特意来家里跟明子爹娘见了面,聊了聊,把大哥这干儿子过了明路。

    乡长姓朱,非常年纪,才刚二十四五岁,刚从妇女主任的什置升上来,还没有结婚,是个大姑娘呢。她外甥女只比她小四五岁,今天二十,姓李,比士安大哥小一岁。老家也是老都县的,后来搬去了两百里外的一个蒙族自治县叫新立屯的地方,那地方在松嫩平原上,离松花江的支流也近,种水稻的,日子过得比在老家的时候好。

    朱乡长从小跟着自家大姐长大,跟这个大个甥女又没差上几岁,也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关系非常亲近。参加工作之后,一直就惦记着帮自己外甥女找一门好亲事。这两年士安大哥在兴隆镇上层,算是公认的潜力股,领导都觉得这小孩儿机灵,可靠,人品过关,家里门风也正,前途也不会差了。正好年龄也合适,朱乡长就起了念头。

    年前,她还不是乡长的时候,就跟大哥提了一嘴,大哥不可能连人都没见着就拒绝呀,就含糊的应着。过了年儿,人朱乡长就把外甥女给叫过来,安排进了砖厂干活儿。也不说介绍对象的事儿,就是让两个人先彼此有个印象。

    朱乡长能这么安排,那就是对自己的这个外甥女有信心的,相信看不露。

    人李家姑娘也确实非常拿得出手。长得比明子二姐也不差什么了,身形也好,不胖不瘦,一米六二六三的身高,不高不矮。鹅蛋脸,大眼睛,双眼皮儿,一笑眼睛弯弯的特别好看。人也爽利,说话办事儿一看就不是小门小户出来的,干活也勤快能干。真挑不出来什么毛病了。

    等朱乡长再跟士安大哥提起婚事儿的时候,大哥就不言语了。朱乡长就明白啥意思了,回头儿就拖了砖厂的钟会计正式给说媒。家里明子爹娘已经从大哥那儿得到信儿了,也知道大哥能李家姑娘很满意,自然不会拦着。所以,很快的,两家就正式订下了婚约。李家因为离得远,父母都没过来,朱乡长这个老姨就全权代表娘家了。

    订亲了,得给未来媳妇儿买东西呀,明子娘终于要当老婆婆了,身上都轻飘飘儿的,走路一阵风儿似的,都不咋咳嗽了。还上钱,亲自到兴隆镇里,约上明子的未来大嫂,李家姑娘,到供销社,说是要给姑娘买东西,让李家姑娘自己选。

    李家姑娘嘴那叫一个甜,一口一个大娘的叫,还不让明子娘破费,说她不缺衣裳穿,留着那些钱给爷爷买点吃的,给弟弟妹妹们买衣服穿吧。还自己掏腰包买了几斤点心,给家里三位长辈。

    哎哟这会来事儿的,把明子娘哄得嘴都闭不上,越看这媳妇儿越满意,到底给买了一身儿的确良的料子,一个头巾,还有一幅手套,让干活的时候戴,省得磨手。

    要么说人家姑娘聪明呢,原本明子娘可能只打算买一身衣服的,其实已经算不错了。人家这一推脱,最后反倒多得了两样儿。不过,这也不能说人有算计,将心比心,人心换人心吧。

    那天放学,明子和老姐回家的时候路过镇里的供销社,在路边儿就听到好几个人议论,说明子娘和未来大嫂,“看人家那娘俩儿,一个比一个精神。”之类的,艳羡的感慨。回家说给娘听,娘越发的高兴。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