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73 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农村人很少夸孩子,娘当着员工和邻居们的面这样夸他,孟二勇脸更红了。

    他从小就不如孟华聪明,成绩不好,早早就辍学了,回家种地又不如孟大国稳重能干,村里人夸孟家男人,夸的都是他哥和他弟。

    作为万年老二,孟二勇早就习惯被当成空气。

    此刻成了主角,他才觉得认真完成工作,让人如此有满足感。

    “娘,这几个机器花了六千多,是不是贵了点毕竟都是淘汰的旧机器。”

    孟二勇觉得贵,这堆废铜烂铁哪里值这么多钱要不是市面上很难买到,他肯定会让他娘去买新机器。

    贵是贵了点,可这年头买台电风扇都要费很多事,更别提买机器了。

    青山食品厂的机器价格不便宜,可人家一口气把旧机器都给他们了,也就是说,甄臻有了这批机器,就能生产青山食品厂经营范围内的所有食品。

    这还有什么可不满的

    没了这批机器,甄臻真不知道去哪找。

    这年头国营工厂喜欢去岛国买人家淘汰的机器,说要搞自动化,可岛国给的机器就是好的花了几十万上百万买回来,用都不能用,钱打水漂,技术也没学到,这代价可就太大了。

    甭管买没买亏,甄臻都不后悔。

    孟二勇听他娘这么一说,也就不去纠结钱的事。

    上车饺子下车面,孟二勇出差回来,焦蕙兰特地提前关店,回家擀面条吃。

    如今家里条件好了,吃面条不再吃什么浇头都没有的素面了,焦蕙兰煮了红烧牛肉,放了青菜和鸡蛋,尝一口,面条筋道有嚼劲,让人食指大动。

    知道婆婆不太喜欢吃面条,焦蕙兰又做了红糖饼,红烧鱼、水煮虾和肉末蒸蛋。

    孟二勇看到这菜色,口水都下来了,青山食品厂离这里也就半天火车车程,按理说两地饭菜应该差别不大,可那边重油重辣却爱加糖。

    新姚县做菜是不吃糖的,孟二勇到那边咋吃都不习惯,经常饿肚子,回家看到焦蕙兰做的菜,饿得跟什么似的,端起一碗面条就呼噜完了。

    孟南盯着孟二勇。

    孟二勇摸着嘴角,“怎么了,大丫二叔脸上有东西”

    三娃“我姐这是嫌弃你。”

    “嫌弃我什么”

    “嫌弃你吃饭声音大,像老母猪。”

    一屋子的娃娃哈哈大笑,孟二勇叫亲儿子闹个没脸,翻了个白眼说

    “你懂什么,这样吃饭有男人味,哪像你,吃饭跟个猫似的,嘴巴闭得紧紧的,一点声音没有。这样吃饭一点都不香。”

    三娃撇嘴,动作秀气地夹面条。

    “你吃的是红烧牛肉面,我吃的也是红烧牛肉面,面都一样,怎么可能因为动作不一样,就不香呢老母猪吃饭香,你去猪圈吃得了。”

    这是亲儿子。

    孟二勇抡起鞋底要揍,孟南忍着笑,给三娃使了个眼色

    ,三娃立刻乖乖坐正,再也不跟他爸斗嘴了。

    孟二勇觉得稀奇,他生的种,不听他也不听陶爱红的话,就听他娘和孟南的话,这侄女把他儿子管的服服帖帖,你说有意思没意思

    甄臻也觉得好笑,三娃跟孟南关系特别好,简直是孟南肚子里的蛔虫,这几个孩子一起长大,彼此间跟亲姐弟没啥区别,希望长大后关系也能这么好。

    吃完饭,孟二勇就被陶爱红拉进屋里了,夫妻俩好久没同房,都有点着急,可惜天还没黑,外头都是人,怕孩子来敲门,也不敢闹出太大动静。

    蹭了几下,解解渴,陶爱红就跟孟二勇抱怨起来

    “你都不知道布料店生意有多好,我一点不夸张,一到下午,就有好几十人排队。这一天下来,我撕布撕的手都要残废了,赚的钱都进了娘的口袋,我连摸都摸不到。”

    谁能想到,小小的布料店一天能卖一两千

    也不知道这布是多少钱进来的,但陶爱红估摸着,一天上千元的利润是有的。

    钱是她赚的,可这钱又跟她没关系,陶爱红怎么可能不难受

    孟二勇拖着鞋,说“房子是我娘租的,本钱是我娘拿的,说到底,家里的前跟你我有啥关系要不是我娘,你还在乡下种地呢。她那边要投资建食品厂,需要本钱,你体谅着点,反正过年时会给咱们分红的。”

    陶爱红愣了愣,总觉得孟二勇去了两个月,变化挺大的,可具体哪里有变化,她也说不上来。

    食品厂的手续办好了,申请的商标也下来了,甄臻采用了“真心”这个名字。

    “真心瓜子娘,您别说,这名字好记又响亮。”孟大国笑笑。

    厂房叫孟大柱兄弟俩简单装修过,刷了墙漆,补了屋顶,还在墙壁上挂了一些食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