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潘裁缝仍未坐下,而是转过身,面对着大堂正面第一代招宣大人王景崇影身像,说道:“久仰大名,无尚崇敬,小人盘茂林给招宣老爷尊祖行礼了。”潘裁缝说着,颤颤巍巍地跪了下去,冲着王景崇影身像磕了三个头。
王招宣赶忙过来,扶起潘裁缝,说道:“潘公请起,下官代祖考谢谢潘公了。来来来,潘公,快请坐!”
王招宣招呼着潘裁缝坐下了,对站立一旁的夫人说道:“让下人给潘公看茶。”林夫人出了后堂,随即,一个丫鬟进来献了茶,也退了下去。
王招宣招呼着潘裁缝喝了阵茶,然后就说起正事。原来,王招宣要到汴京觐见哲宗皇帝,想找潘裁缝赶制一套新官袍。听到是这么个情况,潘裁缝如释重负。原本潘裁缝搞不明白招宣老爷传唤自己是何事,怕摊上祸事,却原来不过是赶制一套官袍,这是自己的拿手好戏,像马路上跑得轻车一样,路熟得很,不费什么劲;再说了,能给招宣老爷赶制官袍,也是作为裁缝莫大的荣幸。
听到王招宣是让自己赶制一套官袍后,潘裁缝轻松了许多,满面欢喜地说道:“招宣老爷,这个不消你说,小的这就抓紧时间赶制,绝不耽误老爷您的事情。”王招宣笑道:“那再好不过了,回头让府上先称上二两银子,待官袍做成后,下官定有重谢。”听到银子,潘裁缝脸都笑开了花,嘴里却客套地说道:“能为招宣老爷效劳是小民的无尚荣光,银子的事万万使不得。”招宣闻言说的:“潘公不必谦让,但拿无妨。潘公,要不先量量尺寸,绸缎随后让下人送过去。”
潘裁缝闻言,立起身来,要给王招宣量尺寸,“叮咣”一声,跑进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喊着招宣老爷“爹”,说要一钱银子耍耍去。招宣斥责了少年一声,然后对潘裁缝说道:“此乃吾儿三官,玩性刁蛮,不成大器,现入武学,等着将来考袭呢;你看看,就这样,还不知将来的招宣世袭如何下传呢!”潘裁缝看了看三官,说道:“蛮好!蛮好!娃子嘛,娃子不刁蛮,我们老头子刁蛮去呢?”招宣和林太太只此一个儿子,也惯性的不行;潘裁缝的话正挠到了王招宣的痒痒上,受用的很,便开怀地哈哈大笑起来。
潘裁缝的话挠到了王招宣的痒痒上,王招宣哈哈大笑,潘裁缝却笑不起来。潘裁缝心想,同样是小儿,人家的小儿有花不完的钱,还有世袭的官位,自己的金莲却吃不好,穿不暖,也没个好的前程,这世道也太不公了。潘裁缝的心事放到了脸上。招宣见状,问道:“潘公似乎有不悦之意?是不是价钱没有说定?潘公勿虑,待袍子做好之后,再开给你十两纹银。”潘裁缝闻言,急忙说道:“老爷您误解了,非银子之事,实乃看到令郎,想起了俺的的小女,心里惜慌得不行,大人多多见谅。”
招宣听到潘裁缝说起自己的女儿,便问道:“潘公无虑,敢问令嫒芳龄几何?”
潘裁缝答道:“小女名叫金莲,今年十岁。”
“哦!”招宣若有所思地哦了声,略微沉吟了一下,想了一想后,对潘裁缝说道:“潘公无虑,且随我来。”
潘裁缝一愣,搞不明白王招宣又是何意,便跟在招宣老爷身后,来到另外一间大厅,但见几个小姑娘,穿戴一新,或弹古筝,或弹琵琶,或挥笔作画,或下着棋子,嬉笑玩耍,无忧无虑,甚是欢快。
见王招宣进来,几个小姑娘全都站起身来,招呼着问道:“老也好!”。
王招宣冲一个小姑娘招了招手,说道:“小春过来,给你潘公公唱上一曲。”
随着招宣的话,走出一个小姑娘,怀抱琵琶,微启小嘴,唱了起来,琴声清脆、歌声婉转: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花落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年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小春唱毕,王招宣转头问道:“潘公,可否好听?”
潘裁缝虽未明白小姑娘唱得是什么意思,但心里羡慕已极,想让自己的金莲也学上一些琴棋书画,将来能嫁个好人家。正想着,听到王招宣问自己“可否好听”,急忙答道:“何止好听?!是太好听了!”
王招宣闻言大笑,说:“潘公,如果愿意,可让金莲来我府上,学一些诗文词曲,练一手琴棋书画,待日后定有交遇。”如此之事正是潘裁缝所愿,闻听王招宣如此一说,潘裁缝双腿发软,就要给王招宣下跪,恳请招王宣将自己的金莲也召入府中,教金莲学一些立身之本。王招宣赶忙扶住了潘裁缝。潘裁缝双眼含泪,恳切说道:“招宣老爷恩情永世不忘,来世愿做牛做马,报答招宣大人大恩大德。”
王招宣和潘裁缝当即说定,以三十两银子的价钱,买金莲入府,除学习琴棋书画之外,兼做使女。
因为给金莲找了个好去处,潘裁缝欢天喜地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