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市电子工业学校最近很热闹,美珍科技的再次捐款又让学校成了舆论关注的中心,不过这次的焦点更多集中在了捐助企业身上。
美珍科技大方捐了一百万元给学校,不仅让电子工业学校的知名度又提高了,还让自身也成了人们议论的焦点。
捐款仪式办的很隆重,邀请了不少市里的领导前来,省教育局的一位领导也来了,电视台也专门派了记者前来采访。
相比前几次的低调,美珍科技这次明显高调了不少,电视台和报纸都做了详细的报道。
学校得到了实际的好处,作为校长的王长年也不吝赞美之词,把美珍科技夸上了天。
董事长兼总经理陈美珍再次出现在了公众视野中,作为女性企业家,很多人都想知道她背后的故事。最后连带着美珍超市的营业额也提高了不少。
详细的报道资料是美珍科技主动提供的,执笔人是陆泽自己,这次电视台和报社前来报道是陆泽找吕昂雄的关系联系的。
其实这样的大新闻,即使不找关系,也会有许多记者前来报道,不过可能不会使用美珍科技自己的稿件。
对于美珍科技逐渐高调的做法,吕昂雄是很支持的,他觉得已经憋了好久了,美珍科技竟然能一直低调发展。
他知道陆泽是美珍科技的核心人物,陈美珍只是陆泽的监护人而已。
从去税务局缴纳巨额税款开始,吕昂雄为了以后的人物专访一直在关注着陆泽,不过接触多了,也慢慢和陆泽成了朋友。
他很早就不把陆泽当孩子看待了。
吕昂雄早已经收集了不少陆泽不同寻常的成长经历,只等陆泽开口同意就整理发布。
陆泽总是让他再等等,一直推脱说时机还未成熟。
有些赚钱的事情,吕昂雄是不知道的具体的金额的,这需要美珍科技告诉他才行,否则没有数据支撑的采访无法吸引足够的眼球。
为了独家采访,他一直在等待着。
陆泽写新闻稿的水平不在他之下,完全可自己执笔。陆泽愿意把独家采访权给他,也是在有意结交他。
不算八卦消息,电视和报纸是这个时代最正式的宣传窗口,是人们接触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
美珍科技想要利用捐款宣传自己,需要记者和媒体的支持。“无冕之王”的称号不是浪得虚名的,不管好坏,电视和报纸可以让美珍科技得到最大的曝光。
除了美珍超市附近几个职工大院的人,其他人并不了解陆家的情况。
一篇好的新闻稿会让人们对美珍科技充满好奇心,同时又能满足民众的八卦心理。
“美珍科技是靠什么赚钱的?”
“美珍科技怎么这么厉害?”
“董事长的陈美珍是如何发家的?”
所有的问题都会让美珍科技得到更多的关注。
不过,这次宣传的重点是介绍美珍科技强大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盘古系统,而是不是具体的某个人。
同时也是为电子工业学校和软件班招生打广告。
电子工业学校在家长眼中是好学校,只有初中成绩出众的学生才能考上,大多数人是为了“铁饭碗”,希望出来之后能有一份好的工作。
软件班不是包分配的专业,如果家长不知道前景,一般是不会把孩子送去学计算机的。
再过几年,等到不再包分配之后,中专学校的地位就变了,成了普通的职业学校。
陆泽希望能在这几年时间里挖掘尽可能多的好苗子,来培养成计算机方面的人才。
这一批批的捐款就是这个目的,如果校长能借机把学校转型成大学,那么以后可以变成美珍科技的人才培养基地,就像硅谷旁边的斯坦福大学一样,源源不断地为硅谷输送人才。
之后的联网也需要得到市里面的支持,陆泽借采访的机会也把计算机联网的好处宣传了一下,让人们提前了解网络的好处,以减少后期推广互联网应用时遇到的阻力。
人们对陌生的实物刚开始总是带走抵触情绪的,因为会打破他们在原有的认知,这会让人感觉不舒服。
这时候的市台比省台的影响力更大,因为电视只能看到有限的几个台。
美珍科技这次捐赠的受益人还有广大的师生,这次的捐赠将设置美珍奖学金,专门为贫困和优秀的学生准备。
另外专款专用项目中邀请名师教学其实是变相为老师增加工资。
老师和同学们已经渐渐习惯了美珍科技的慷慨大方,毕竟还没有哪家企业昂贵的设备一捐就是几十台。
美珍科技自从第一次捐赠计算机以来,已经连续捐赠了几次。还在学校开设了软件班,能进软件班的基本上都是尖子生。
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