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离觉得她真正的变成了一个农妇,每天早场听见鸡叫鸟叫声就起床,如果甄一脉起来的话就赶在太阳出来之前先打水,然后在菜地里转悠一圈,这儿看看那儿看看。将那些个大个的黄瓜,饱满的豆角,肥大的茄子,透着辣味的辣椒摘下,然后去院子后面的空地看一看毛茸茸的韭菜,贴着地面的菠菜,还有那细小的萝卜。
而且和农家一样每天只吃两顿饭,上午大概十点钟,下午也就是四五点钟。
如果晚上不是睡得很晚,早上一般不睡懒觉。
对面山坡的麦子已经收完,也已经全都运送回去,有山隔着看不到蔡老爷家的碾麦场面,却是听到了不时传来的放肆的欢笑声。
常婆婆家的麦子少,早早进了麦屯,老人家睡不着,便早早起床在河对岸的老地方坐着等若离说会话。
若离放下扁担水桶,就踩着横木过了湍流的河。
常婆婆便裂开豁牙漏气的嘴巴笑着打招呼:“若离姑娘。”
“婆婆忙完了?”若离走了过去坐在她身边:“孙媳妇定的咋样了?”
“订好了,若离姑娘,这个孙媳老身满意,乖巧可人。”常婆婆喜笑颜开的吸了几口气”:“若离姑娘,你别见笑,人老了就不中用了涎水都收不住。”
“婆婆已经很好了。”若离一边看着河对岸甄一脉往桶里舀着水,随心没来她也没跟着过来:“这么大年纪还能自己照顾自己,那都是修来的福气。”
“可不是吗,若离姑娘真是个明白人,就我那儿子儿媳妇还嫌弃我,尤其是那儿媳妇天天指鸡骂狗的,她就不想一想。万一我要是躺下不动还不得他们照顾。就是天天一碗饭也得她们做,伺候不好我就给我娘家兄弟一捎话 我那兄弟可不是饶人的主儿。”
常婆婆见到若离就打开了话匣子,将孙媳妇来家里的所有细节描述了一遍,说来说去的就是她那见面礼给的阔绰,孙媳妇一家都对她是敬重加膜拜。
一直等常婆婆将要说的话说完,若离才起身告辞。
“若离姑娘,若离姑娘,。还有几天就是七月十五,杨麦节,家家户户要放烟花爆竹的。老身要去镇上,若离姑娘要不要带点烟花爆竹什么的?”
刚走了几步常婆婆又在身后大声说,杨麦节。若离听鲍天麟说过这是大汉朝最盛大的节日,隆重程度远远地胜过过年,在以北方天气为主的农业国,麦子丰收就意味着丰衣足食,杨麦子预示着明年更大的丰收。
若离回头对常婆婆笑了笑:“婆婆。我回去看看,我们反正今年也没有麦子,再说我们又不能随便乱走,不知道过不过。”
常婆婆在后面说了句:“要是去买什么,就给婆婆说。”
若离答应着往回走,看着高头大马的玉米杆摇了摇头。这些茁壮的让人看着就喜欢的庄稼,个个都只知道疯长,果实却很干瘪。她看到就是那贫瘠的山坡那些半死不活的玉米杆上都已将长出了一个两个的棒子,高粱顶上已经开始有了高粱穗,而他们的就只知道长身体。
还有那中间矮下去的豆秧,别处的都已挂满了饱满的豆荚,就算是不繁茂也算是有的。而他们这片地上的只有零星的干瘪的,还有那胡麻。籽儿简直用眼睛都能看出以后绝对榨不出什么油来。
至于常婆婆说的顶大半年粮食的,只要是土壤就能疯长的土豆,她那天拨了一颗土豆秧,刨出底下的土豆,数量很少不说一个个的大拇指头般大,而常婆婆家的已经比拳头还大了。
看来今年的秋粮不会有多大的丰收,丰收的只是门前这些蔬菜,一*的吃不退。
将水倒进水缸里,甄一脉先回屋了,若离知道他是在做自己的功课,也就是偷偷地练一练功夫,她无意中偷偷地看过,见他总是关上门,知道他不愿被人知道,也不过问。
接下来便去摘菜,老三样的茄子豆角辣椒黄瓜。
将菜都弄好,见天色还早,就去了院子后面。
院子后面有她自由撒播的那些花籽儿,她爱花却对花儿没什么概念,常婆婆随便给的一些华仔,显示它们顽强的生命力,她只是将花籽儿随意的撒了下去,翻了点土埋了起来,花儿就像庄稼一样茁壮的成长。
经过她这些天的慢慢修理,这片花儿被她整理的像座小花圃,此时各式各样的她叫不上名字的花儿正在竞相绽放,惹来翩翩飞舞的蝴蝶。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