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势。
张四娘在两人之间看了又看,暗罕。这小姑母向来强势难得有一丝和软,而姑你向来温和难得固执。
突然,心底涌出一丝欣喜,顾不得如意端来的热茶,“小姑母,我扶你进去歇息吧。正好,我还有点话要与你说呢。”
张玉凤迟疑了一瞬,偷眼瞧了刘成脸色,见其神情松动,终点头由着她扶自己进了后院的屋子。
如意那么机灵的人,岂会跟着进来。将带来了节礼一一指与刘成。
屋子里拢着火盆子,张玉凤倚在榻上闭目。以为张四娘找她什么事,等了半晌却不见人说话,缓缓地睁开眼睛,一怔,“你这是什么怪表情?”
“呵呵……我就是奇怪,在家的时候都哪次下雪都见不到小姑母去扫雪。如今怎么变得这么勤快?”
还不是担心那个罗锅子出门方便,可看今天那人的脸色,明明是为了他,他还不领情。
对着这个侄女,张玉凤哪里肯将实情讲,只咬唇不理。
张四娘却满脸戏谑,又言道:“小姑母的头发梳得可真好看。”
张玉凤满面通红,一把将头上的发簪拔出,一头青丝铺散开来,佯怒道:“有话快说,不说就回屋去。”
尽管张玉凤极力掩饰,可那梳着妇人的发髻却是出卖了她。张四娘心里有数,有些事情不可急功近利,便不再打趣她。只盼着两人真能把日子过起来。
“今晚小年儿,我要回家去的。不过,走之前我真的有事要与小姑母说呢。”张四娘便将张三娘到访的事情说了。
闻后,张玉凤已坐直了身子,沉声道:“二哥二嫂真是好本事,养出这么好个姑娘。这样没名没分地跟着去了京城算是什么事?三娘竟好意思找上你的门。哼,这事儿我得告诉爹去。”
告诉张老爷子又怎么样,毕竟已经是分家单过的人。隔着那么远,即使是教训也得人家肯回去才行。
张玉凤说着,似乎也想到了这点。便又沉默了。
“小姑母,我今天和你说这事儿,可不是想让你回去告状的。”张四娘轻叹一声,三娘的好坏本身不是重点,重点是她说的话。三娘那个只会窝里斗的人,一味地撺掇她去府城。难道仅仅是因为年会?仅仅是因为府城也出现类似的吃食?
以三娘的为人,说话时早就夹枪带棒的损她了。
没错,三娘也的确没给她好脸。但奇怪的是,四娘回呛她的时候,她居然也忍住了。
隐忍,这可绝不是张三娘的性格。
三娘一路从乡下到镇上,又进县城,后上京城。如今折返,这一路过往……所经历的怕是不简单。同时,黄知县能从一县之隅进了京,虽无污点劣迹,但也无扬名大功,这岂不是更让人捉摸不透吗?
“我是想,等小姑母病好了。也该去县城里瞧瞧二叔一家了。”张四娘说了这么一句。
张玉凤不笨,出了张义光的事情,张玉凤就已经对二房一家人不满了。张老爷子死守着乡下不肯出来。什么事情都不清楚,不在他掌握。老爷子蒙在鼓里不晓事无妨,她在镇上离县城也不算,再不知晓些事可就说不过去了。
不管三娘如何,她到底姓张,都是老爷子的孙女,在黄府里是个什么身份,总要给老爷子一个交待。当初三娘去黄府说好的是陪读,而不是旁的身份。
待到马车回顾宅的时候,正是鞭炮声四起之时。
一家人到齐了,一起吃了小年饭。有顾老爷子在,大家都有些拘束。张四娘丝毫没受影响,该吃就吃该喝就喝。待到散了桌,她才发现,宋氏的拘束却是另有原因。
饭后,宋氏没回自己的屋子,而是去了四娘的房里。
“娘,有心事?”张四娘见宋氏进屋半晌也不吭声,问道。
宋氏动了动唇,未语先落泪。
自从离了张家,宋氏已经很少会落泪了。
奈何四娘怎么问,宋氏都不肯说,拿了帕子捂着嘴落眼泪。
“姑娘,老爷过来了。”如意进来通报的功夫,顺子已经急匆匆地跟了进来。
张四娘眯了眯眼睛,看到问题出在顺子身上了。
“你来干什么?”宋氏见他进屋便把头一扭,不肯给他好脸色看。
“玉儿……”顺子见宋氏不肯理她,碍着张四娘在跟前,又不能上前将她抱在怀里哄。只好双手紧绞着衣襟,嗑嗑吧吧地唤了宋氏的小名儿,“玉儿,天晚了,跟,跟我回去吧。”(未完待续)I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