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昭双眼一转不转地盯着书页上的字句,只觉得匪夷所思。
这怪书原来是一本史书。因为家学渊源,元昭一眼就认出来,这书上的内容行文是典型的史家章法,只是再细看文字,这一页里有些词句略显随意,像是未经润色的初稿。
但这些不重要,重要的今帝是刘从晟,信王刘瑕是天子次子,他的生母是元后王氏,谥号明仪,而今年是建永四年。
这本书上记述的竟然是将来的事情!
元昭抓着书,脑子里第一个想法是不信。
虽然如今北方崇佛、南方求道,世人不是修图来世善果,就是想在今世飞升。但元昭从小听父亲给他讲“人死如灯灭,好似汤泼雪,若要还魂转,海底捞明月”,对怪力乱神的态度一向是不蔑不信,一笑置之。
他先大胆假设:有人故意伪造了一本预言书,放在了龙勒古寺的后山石窟里,甚至可能就是专门针对他伪造的,他会被人偷光盘缠去寺里修壁画,也是有心者在暗中引导。这样还能解释为什么桓真可以算出“赵远”是个假名,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元昭的身份。至于这一番谋划的目的,是为了让元氏在储位争夺中支持信王。
但这个假设经不起推敲,因为专为他设这么一个局,既不值得也不可能。
虽然天子御笔钦点了元昭,但他也只是元氏嫡系子弟之一,元鹤天与各位族老会听他说话,但绝不会对他言听计从,在已经决定支持安王的情况下,不可能因为他得到一本不知真假的怪书,就改为支持信王。
而且天子亲笔点他是两个月前的事情,那之前他就在龙勒古寺的石窟里发现了这本书,时间也对不上。
还有一点……元昭用拇指轻轻揉搓书页,纸张随力皱起,可边缘仍然紧紧贴合,他自负也算见多识广,却瞧不出这本书是用什么技巧黏连纸张的。
外面风雨声声催窗,侍女们怕元昭着凉,拿了一床纱被过来,走近了却见小郎君额上微有汗意,一时不知道该不该给他盖上。
此时元昭脑中闪过数个念头,心里既觉得荒谬也觉得烦躁,但还有些隐隐的兴奋。如果这本书上的记载都是真的,那他岂不是从此就能未卜先知?当务之急,还是要先验证这本书的真伪。
元昭换了个更舒服的坐姿,开始一字字地辨认书页上的内容,想再找出一些完整的讯息。瓷灯上烛火跳了一跳,他看到其中一段,目光立时凝住:“及建永四年夏,庄帝诏令天……秋九月癸酉,今帝……夜会于胥河双桃渡……退陈焕匪众三……”
“秋九月癸酉”即九月二十四日,今天是九月十七,而天子会在九月二十六日赐宴所有待选士子。
元昭把这行字看了又看,终于打定了主意。
江南秋后一向多雨,这场雨绵绵下了五天才停。
元鹤天所料不错,这几日果然陆陆续续有帖子送到府中,要请元昭去诗会、清谈、宴饮、游船……元昭全部用“长途劳顿,贱体抱恙”推掉,为了做戏做全套,族里的同辈子弟邀他去玩,他也一一谢辞,找姚越的事都暂时搁下,在停云阁里埋头研究那本怪书。
他在元府闭门不出,被他推了帖子的人却心气不平,觉得元昭不来赴会,要么是自知拙劣不敢露面,要么是心高气傲不屑结交。但不管是哪一种,都惹到了这群眼高于顶的少年公子。
如今中都里有两大学馆,一个叫储文一个叫殊英。储文馆在南主街,是天子三年前所设,专门招收勤学敏思的寒门才子,殊英馆在北主街,是开国之君刘世襄所设,设立之初是为了聚拢文士、编修藏书,发展至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